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書法繪畫

張仃焦墨畫“離騷”——讀《巨木贊》

書法繪畫 書法繪畫 2021-03-26 07:29

 來源:收藏雜志

  1981年9月下旬的一天,張仃采風來到新疆南部戈壁灘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胡楊林(現叫“神木園”,已成為著名旅游景點)。面對眼前的奇景異象,畫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無以名狀的靈魂顫動,后來記錄在《巨木贊》跋中:

  “南疆溫宿縣之北四十公里的戈壁灘中,有一綠洲,占地十余畝,古木參天,濃蔭蔽日。一七二四年大地震毀城,古木亦罹難,有拔地而出,有斷裂為二,枝桿觸地而復生。經數百年風沙雨雪,尚余數十株,高五六丈,腰十余圍,或俯或仰,扭曲變形,折釵股,屋漏痕,曠遠綿邈,巖岫杳冥,既不堪為棟梁,亦不能制舟車,其狀如獅如象,如龍如虎,如金剛,如厲鬼,如問天之屈子,如烏江之霸王,吾徘徊終日,不能離去。夜宿牧場,次日再訪,適遇秋雨,悵悵而返,但巨木幽靈,繞我不去。想巨木受日月之光華,得天地之正氣,因生命之渴求,不屈不撓,或死而復生,或再抽新條。風雷激蕩,滄海桑田,念天地之悠悠,實為中華大地之罕物,民族精神之象征。太史公為豪杰立傳,吾為巨木傳神,人畫松柏以自況,吾為楊柳豎豐碑,使千載寂寞,披圖可鑒?!?/p>

張仃《巨木贊》  94 厘米×440厘米  1981年張仃《巨木贊》  94 厘米×440厘米  1981年

  胡楊是新疆戈壁特有的樹種,根深可達十數米,生命力超強,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嚴寒、酷熱、極旱,都不足以將它摧毀,在對自然環境的適應中,它的姿態扭曲變形,猙獰怪異,令人瞠目。因此,當地流傳“胡楊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神話。而此刻張仃面對的這片胡楊林,除經受過以上極限考驗,更兼地震劫后余生的悲壯頑強。這一切,與張仃坎坷不平的人生磨難十分契合,難怪令他流連忘返,宛如幽靈附體。在這片陽舒陰慘的原始胡楊林,張仃揮毫寫生兩日,得畫稿十余幅。以此為基礎,兩個月后,誕生了張仃迄今以來尺幅最大的焦墨山水《巨木贊》(高94公分,長440公分)。

  《巨木贊》遠看劍拔弩張,鬼氣森森,怪力亂神出沒,近看筆墨沉雄磊落,真力彌漫。十幾株奇形怪狀、扭曲變形、死而重生的胡楊樹分布畫面,釋放著令人悚然的視覺沖擊力,其間穿插丘陵、牧場、回族墓地,千年雪山冰峰默默聳立天際。長跋落在畫的底部,順應帶狀沙丘形空間綿延展開,與整個畫面融為一體。書體是金石味十足的古篆,靜穆而凝重,像青銅底座一樣,托舉起整個畫面。

  凝視這幅焦墨巨作,耳邊不斷回響音樂大師貝多芬激情澎湃的旋律。定神一想,這難道不是一部中國式的《命運》交響曲嗎?一部壯懷激烈、可歌可泣的生命史詩嗎?那擲地有聲的畫跋,堪稱啼血之鳴,將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聲與追求,痛苦與希冀,光榮與夢想,表達得何其深沉、透徹!

  著名文藝評論家何西來認為:“這種如獅如象、生龍活虎的古木的意象,在無邊無際的嚴酷的荒漠環境的映襯下,更顯出生命的頑強和造化的神秘?!煲飧唠y問,人情老易悲’,這里有一種蒼涼、浩茫的悲劇意識,它是個人的,生命的,民族的,也是歷史的。如主體生命與客體生命交會時放出的一道亮光,一個閃電。此畫骨法遒勁,氣韻沉雄勃郁,因為寫進了畫家生命的奔突,和身歷劫波后的憤激,而把焦墨藝術的表現力發揮到了極致。我以為,稱之為張仃的‘焦墨離騷’,不算過譽?!?/p>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喜歡畫樹,擅長畫樹,尤其喜歡畫年輪悠久、崢嶸虬曲的老樹。張仃一生畫過無數樹,就藝術震撼力而言,恐怕沒有一幅能超過這幅《巨木贊》。理由很簡單:畫家創作此畫時,靈魂在吶喊,主體生命與客體生命的契合達到極致,一觸即發,所謂“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此之謂也?;仡檹堌暌簧?,做一名職業畫家,以自己的藝術勞動安身立命,本是他樸素的理想。血性與良知,卻使他早早加入革命洪流,接受煉獄式的考驗。他蹲過國民黨的監獄,在紅色根據地被自家人關押過,受過嚴酷的逼供。后來入黨,出色的工作得到組織的信任,而成為新中國首席藝術設計師,中央美院、中央工藝美院的業務干部。這種身份,使他在后來歷次政治運動中首當其沖,身不由己,留下許多悔恨。其實,張仃并不懂政治,他只懂藝術,于是,他使出渾身解數,在“黨性”與“藝術”之間努力協調,最后還是碰個頭破血流,“文革”中,差點走上不歸之路。其經歷,與眼前這片大難不死的胡楊林相似乃爾!從這個角度看,不妨將《巨木贊》視為張仃的“自畫像”。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76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76厘米×35厘米  1981年

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張仃《胡楊》  紙本焦墨  38厘米×35厘米  1981年

  陪同張仃寫生的溫宿縣宣傳干事陳云初記錄了張仃當時的狀態,可作《巨木贊》的一個注解——

  “張仃同志在十年動亂中受過折磨,現在須發皆白,身體不好,因此特別關照他要注意休息??墒撬坏竭@里,就起早貪黑地進行寫生,用畫家的敏銳目光捕捉大自然中的美妙景色。有一天,我們剛到協合里大瑪扎,黃豆大的暴雨傾盆而下,氣溫驟然下降,大家都凍得受不了進屋躲雨,而張仃同志卻被雨中大瑪扎的風光吸引,特別對那些姿態萬千,干粗數圍,倒在地上又發出新枝的古樹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凍得渾身哆嗦,嘴唇發紫,還冒雨寫生。我們看后深受感動,為他搭了一個雨蓬,他像一個沉睡在母親懷抱的孩子似的,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

  從協合里回來,我們又陪張仃同志去看原始胡楊林。誰知到了那里,小汽車陷進泥坑里很久出不來,弄得大家中午飯都吃不上,我和其他陪同人員都很焦慮。張仃同志望著那富有頑強生命力,長得粗獷奇古的胡楊,又拿出畫夾,畫下那些最受邊疆人民稱贊的樹木,連吃飯都忘了?!?/p>


相關推薦

  • 謳歌新時代——書畫名家作品展激情亮相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每個人都了不起!”看似平實無華的話,卻道出了許多中國人內心深處的心聲。2021年春天來了,中國書畫導航網書畫家們滿懷激情、欣喜、自豪、謳歌新時代,以書畫作品祝福祖國明天...

  • 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1年3月18日,為紀念國家文物局頒布書畫作品限制出境20周年,由榮寶齋畫院、于右任國際書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榮寶齋畫院隆重舉行。國家文物局于2001年頒發《一九四九...

  • 張仃焦墨畫“離騷”——讀《巨木贊》

     來源:收藏雜志  1981年9月下旬的一天,張仃采風來到新疆南部戈壁灘一片人跡罕至的原始胡楊林(現叫“神木園”,已成為著名旅游景點)。面對眼前的奇景異象,畫家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無以名狀的靈魂顫動,后來記...

  • 齊白石早年畫的螃蟹什么樣?

    來源:北京畫院  蟹 齊白石 北京畫院藏  紙本墨筆 軸 134cm ×33cm 無年款  題款:幾時休息。白石山翁并題四字?! ♀j?。耗救耍ㄖ煳模┌资蹋ò孜模 ∥覀兌家咽熘R白石畫蟹一絕,可與他的蝦相媲美,他三...

  • 書法學習創作需要什么

    來源:美術報  在中國人看來,書法不僅僅是寫字而已,更是深蘊著民族歷史凝成的文化精神和哲理內涵,熊秉明先生曾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正是體現了這種思想?! ∪欢?,在書法學習、創作的過程中,...

  • 北京畫院藏《三陽開泰圖》研究

    來源:北京畫院  北京畫院藏《三陽開泰圖》,立軸,絹本設色,縱106厘米,橫52厘米,“蘇漢臣”款,無年款,鈐印三:“漢臣”(朱文)、“趙”(朱文)、“皇十一子”(朱文),花押一?! ‘嬅嫔厦枥L童子二,山羊...

  • 坐看云起時 國家級技能大師夏瑛的變與不變

      與夏瑛本人的低調謙和如出一轍,我們第一次約訪的地點,是在他由車庫和地下室改造的工作室里。伴隨著爽朗的一聲應答,夏瑛繞過一座座由古畫摹本典籍堆砌的小山和一只慵懶的貓,來到門前迎賓入座?! ○B貓、學習...

  • 第27屆華夏園丁大聯歡,韓寧寧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

    3月26日,以“華夏師說•蜀韻天府”為主題的第27屆華夏園丁大聯歡活動在成都開幕。韓寧寧老師受澳門中華教育會邀請參加此次活動,并在開幕儀式上贈送親筆題寫的賀詞?;鞔耗嘧o綠李甘當人梯架金橋行穩致遠華夏園丁大...

  • 青海省美協主席王筱麗涉嫌抄襲畫作停職檢查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3月30日,新京報記者從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獲悉,經省文聯黨組研究決定,對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筱麗作出“停職檢查”的處理。此前,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青海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筱麗...

  • 郭洪龍書畫藝術欣賞

    郭洪龍字祥云,號臥龍居士。1963年生于河北館陶,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76年拜中國書畫名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蜚聲海內外的狂草人物畫家汪易揚為師,被收為入室弟子,學習書畫和制陶藝術。1984年入中央美院所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