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4月8日,“形移感通—武宏作品展”在北京槐軒開展,展出藝術家武宏的“山海經”、“塔”等獨幅水印版畫作品與“元音”系列作品。武宏作品的底層邏輯是在嘗試突破邊界,其中“山海經”、“塔”系列作品是對版畫語言的一種突破,他在通過版畫和水墨技法的融合,尋找兩種語言的共通性?!霸簟毕盗凶髌吠黄频氖俏淖趾鸵曈X的邊界,用色彩和圖像重新解構文字。展覽將持續至5月14日。
《 山海經 之山》|69cm x 31cm|紙本水墨|2014
展覽前言
武宏忳摯且感性,樸實且細膩,見其畫如睹其人,既能看到他在面貌上拙的一面,也能看到內心靈動浪漫的一面。形移和感通,一個講的是技法,一個想說的是狀態,我們可以循著展覽的作品具體展開。
《帝江》|121cm x 89cm|紙本水墨|2015
武宏畫山海經,很多人都見過。山海經究竟是什么,魯迅說它是一本巫書。武宏與山海經的聯系,表面上是他對明清流行的山海經圖像的借用,但本質上與巫圖相通。換句話說,武宏對上古神話的濃厚興趣,既展現了他對自由的想象空間的興趣,也展現了巫與當代藝術創作的內在關聯。在崇拜理性與科學的現代社會,巫經常被誤解,其實它代表了文明中難以用文字和邏輯傳達的,依賴感性與直覺的那一部分能力?,F代社會,文化對人的規訓,讓人越來越理性化,理性與感性的平衡被破壞,感性往往被遮蔽和壓抑,藝術家要在這個時代扮演巫的角色,把感性的能量解放出來。
《鳧徯》|70cm x 45cm|紙本水墨|2012
我一直覺得,當代藝術要靠靈光一現的跳脫“感化”觀眾,而不是“說服”觀眾,依賴文字解釋的當代藝術,是缺乏感性與直覺力量的。武宏在這方面的探索,大致從兩個層面展開。技術層面,他發明了一套獨特的木版水印語言,以水墨在木板上作畫,再通過拓印,將木板上的水墨痕跡轉移到宣紙上,最終的呈現不僅有水墨的洇滲渾融,還有木板的肌理和刷印的痕跡。武宏的技法,不是常規版畫語言對精準的追求,而是在思考可控與不可控、制作性與繪畫性、理性與感性的關系。觀念層面,武宏的興趣不在圖像,山海經系列的圖像都出自明清繪本,武宏沒有試圖將這些圖像進一步細節化,也就是說他有意識地回避以圖注文的邏輯,混沌的圖像消解了敘事性的觀看期待,卻激發了媒介、視覺與觀看主體的更多可能性。想要觸碰那個沉淀在歷史時空中的人文精神的鮮活質感和多種可能性,需要的不是固定的答案,而是釋放你自己的想象力與感受力。
《蛇吞象》|70cm x 120cm|紙本水墨|2016
武宏幾乎是以一種敏感且溫柔的方式觸碰并消解壁壘的,在他表現塔時,文字隱沒在肌理之中,這當然是對內容的消解,但換個角度,何嘗不是在文與圖、形與質之間建立新關系的嘗試。透過這些作品,能看到他興致盎然、幽默調皮的工作狀態。
《塔 之六》|96cm x 180cm|紙本水墨|2016
當然,最能體現武宏試圖消解圖與文、敘事性與視覺性、理性與感性的作品,非“元音”系列莫屬。這一系列作品的靈感,源自法國象征主義詩人蘭波的《元音》。蘭波以獨特的視覺感受在元音、色彩、意向、情感和行為之間建立通感,但對武宏而言,文本的象征意義、詩人與社會文化的背景都不是重點,他要讓一切回歸視覺,用色彩甚至觸感解構文本,編織屬于他自己的密碼,給觀眾推開另一扇門。
《英文心經塔》|96cm x 180cm x 2|紙本水墨|2016
當代藝術迷戀創造,創造肯定不只是圖像和觀念的創造,感性與直覺的能力是藝術神秘性的根源,也是當代藝術回歸人的途徑。武宏的方式,決定了他不會一直停留在某個圖式上,只有不停觸碰新的對象、媒介,他的感性才能保持活力,相信他也會樂此不疲。
叢濤于北大靜園
《元音 之一》|39cmx27cm |書頁 水彩 2013
生肖 之兔 (二)| 122cm x 70cm|紙本水墨|2019
藝術家簡介
武宏,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教授。
展覽經歷:
2007年 “韓國釜山國際版畫展”,釜山,韓國
2008年 “帛與沙-中澳版畫家聯展”, Ivan Dougherty Gallery,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
“景”現代藝術素描展,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日本
“深化的紙性”國際現代畫畫展, The Craft Studio Gallery,哥倫比亞密蘇里大學,美國
2012年 視象:中央美術學院當代造型藝術展 溫布爾登藝術學院空間以及倫敦Art @ Golden Square藝術空間
2013年 關于一首詩的闡釋 個展 國際藝術城 法國 巴黎
2015年 關于蘭波的一首詩的闡釋 個展 成蹊藝術空間 北京
2016年 “古變摩崖:武宏黃洋雙個展” 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展廳 北京
2016年 穿木喚名 個展 虛苑美術館 北京
2018年 “傳統是一種發明” 倫敦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 倫敦
2018年“掐尖—中國當代版畫邀請展” 格但斯克美術學院軍火庫美術館 波蘭
2018年 “管中窺豹--中國版畫精英展” 意大利國家版畫中心博物館 羅馬
2020年 壁間吟游 個展 意大利帕多瓦SALA DELLA GRAN GUARDIA 帕多瓦 意大利
2021年 西雙版納國際美術展生物多樣性在地藝術創作項目 勐侖 云南
2022年 晨星——中國現代繪畫的四個時期 槐軒 北京
2023年 坐標:2000年以來的繪畫之變 山西當代美術館 太原
策展人簡介
叢濤,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古代美術研究方向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后。青年藝術史學者,策展人,專欄作家。
在《美術》《美術觀察》《故宮博物院院刊》《文藝研究》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在《北青報》開設專欄,編著《趙之謙考釋并雙鉤〈劉熊碑〉全本》等著作。曾策劃“俊骨風流——詹建俊藝術文獻展”、“南腔北調——李樺筆下的北平”、“無意于書——尹吉男、徐天進、西川作品展”、“大愛·大美——徐悲鴻與周令釗、戴澤藝術成就展”、“童心自在——桐溪小蟬的藝術世界”、“真誠于內 即現出美——戴澤作品展”、“質文代變——當代水墨的多元表達”、“性本丘山——丘挺作品展”、“榮寶齋與藝術家——慶榮寶齋350周年廣州特展”、“銀河觀象——泰祥洲繪畫作品展”等。
武宏老師在展覽現場
渠敬東教授在展覽現場
蘇新平教授在展覽現場
嘉賓觀看展覽
陳子豐、武宏、曲音、王子心合影
裴曉、吳建、武宏、祝錚鳴、王豪合影
武老師與學生們合影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信息展覽名稱:大美藏真——江蘇省美術館2020年度收藏作品精選展展覽日期:2021.03.25-2021.04.11展覽地點:江蘇省美術館新館(南京市長江路333號)展覽前言江蘇省美術館作為國家重點美術館,歷來重視典藏工作,...
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通訊員 王雅馨 楊江屹“very interesting!”來自中南民族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科特迪瓦共和國的留學生伊布興奮地說道,在選修了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何紅一教授的剪紙課之后,他便對剪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通訊員 談志娟 揚州發布記者 陳晨 文/圖“這些是我40多年來的收藏,和大家分享學習!”3月20日上午,廣陵區曲江街道施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熙熙攘攘,一場“紅色收藏展”正在舉行。藏品主人陳建躍當起“講解員”,向...
展覽信息 開幕時間:2021.3.20下午15:00 展覽時間:2021.3.20 - 2021.6.20 9:00AM-17:00PM(周一至周五) 展覽地點:上海澄元藝術 上海市黃浦區建國西路91弄5號樓7F 策展人 滿意 ...
《材料探索》啟皓青年藝術家支持計劃及作品展 由北京啟皓文化基金會發起并主辦的青年藝術家作品展《材料探索》(Material Exploration)近日在啟皓北京開幕?! 〈舜巫髌氛辜辛肆磺嗄晁囆g家的作品,試...
新浪訊,3月27日,《人的主題——具象表現繪畫雕塑展》將在光達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展出光達美術館收藏的包括德朗、賈科梅蒂、巴爾蒂斯、阿利卡、培根等大師的近百件作品。策展人蔣梁介紹“它不是常規的肖像展,...
展覽現場 新浪訊,2021年3月26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教學研究展”在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以各工作室優秀課程為載體,梳理了版畫系六個工作室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向,系統展示了版畫系各工作室...
開幕式現場新甘肅客戶端4月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實習生姜帆)“這塊清代青白玉佩,中間是銅錢樣式,周圍有蝙蝠環繞,寓意‘福在眼前’……”今天上午,第十四屆中國(蘭州)藝術品收藏博覽會(以下簡稱...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石家莊圖書館聯合感動省城十大人物、河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王律,在新館A館一樓展廳舉辦系列紅色收藏展。系列展將根據不同時間節點,推出不同內容、各具特色的紅色主題珍貴...
交匯點訊 4月6日上午,揚州翠崗花園社區“收藏興趣組”舉辦《展百件藏品 憶百年黨史》專題展覽。展品涵蓋多種載體,包含不同年代和不同領域,鮮明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歷盡艱辛,取得輝煌業績的百年奮進...